自相矛盾写一段话_自相矛盾写一段话怎么写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难一》,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不管是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不管是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来用以形容别人或自己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又用以比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文言文《自相矛盾》共五句。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有仇不报非君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姜还是老的辣;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自相矛盾有两句话。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和“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
自相矛盾的故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一个楚国人在市场上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声称矛能刺穿所有盾,盾能挡住所有矛,但当被问及用矛刺自己的盾会如何时,他却无法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言辞和行动必须一致,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以免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