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 李白原文_静夜思李白原文复制
《静夜思》创作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晚秋之际的扬州旅舍。李白时年26岁。诗人在那样一个宁静的夜晚,孤独一人住在他乡的旅舍,看着窗外明月洒下的光辉,一刹那有一种错觉,月色如霜。再一抬头,看见天空一轮明月皎皎,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故乡。短短四句,写的清新自然,格外传神。为千百年来思乡之上品佳作。
《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作于他26岁时客居的扬州旅舍,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诗人抬头望月的所感,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进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因语言通俗易懂,且韵味含蓄无穷,是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中华第一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是在26岁的时候创作的这首五言古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9月15的扬州旅舍。
《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平日喜欢饮酒作诗,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静夜思》、《行路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旅居在外的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诗人的思乡之情。
全诗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