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是哪里人介绍_张衡是干什么的人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在东汉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等职。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 (科圣)。
1 张衡是发明地动仪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家之一。
2 张衡在东汉时期,利用重力和惯性原理,创造了地动仪,用以探测地震。
原理是将八个方位的铜蛇塞在龙口中,如果发生地震,就会使其中一只铜蛇落地,指示地震的方位和距离。
3 张衡所发明的地动仪在古代曾经被广泛应用,对于地震的预防和救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现在,地动仪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地震计测仪器,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科学研究中。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地动仪、改进浑天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发明的地动仪有8个方位,每个方位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每个龙头下面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有地震发生,该方向的龙珠就会落入蟾蜍口中。这是中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地动仪张衡。一般指地动仪,地中仪是中国东汉时期著名科学家张衡,创造了传世杰作。有8个方向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向均有含有龙珠的龙头,下有一只蟾蜍与相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龙珠就会落到蟾蜍口中。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一种用来检测地震和测定震中方位的仪器,由两个相互垂直的木鸟构成,内有金属制重锤于穿孔的机芯中,被震动时,会自行向相应方向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