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个人资料简介_白居易简介资料及作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婉约柔美、生动活泼的特点著称。他创造了“新乐府”的文学形式,探索了民生与政治的关系,倡导“诗歌为社会的休息和调剂”的诗歌理念。同时,白居易还是一位杰出的官员,他任过江州、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职,负责过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他对社会的观察、对人性的描摹、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政治现实的反思,构成了他丰富的文化内涵。
他的诗歌不仅流传于后世,而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见了,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1-2] ,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诗豪”之称。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新郑(今郑州新郑),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