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写少年中国说的背景_梁启超写少年中国说的背景资料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组成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中国人中也有一些无知昏庸者,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因此,他写了这篇少年中国说,想唤起国人的一点少年之气,一点活力与朝气,呼唤更多的青年人接受先进的制度文化去改变当时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者瓜分。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滥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写下了这篇《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的寓意:
《少年中国说》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战斗中去。
写作背景:
清朝末年,清王朝实在撑不住,搞成了清政府,但是,官场依旧糜烂不堪,大义泯灭,龟鬼横行,究其根源,是氏族传承纲常之祸也,贵贱氏族俱立家谱,其谱编制长达70代以上,国以孔为贵。粗知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嬴秦以来,改朝换代更天换地者十数次,这些氏族为何能在十数次天崩地溃中屹立不倒?
人自然明白,无他,出卖旧天子,充当新奴才尔,通敌才是贵族之大道,是故,国因贵孔而空,民以卖国而荣,民之所以卖国,是为其族可以老大也,国之所以靡空,是因其崇老大而失道也,进而,要从根本上拯救糜烂的清朝,梁启超就写了本篇《少年中国说》。
为的是克服氏族传承5000年的谎言,断了崇洋媚外的根源,了结卖国而偷生的情愫。
扩展资料
《少年中国说》赏析:
《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 年,全文共十段,约三千多字。课文选录其开头两段及末尾一段,并作了适当删节。
作者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发愤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文章从帝国主义者讥讽我中国为老大帝国开篇,接着点出老大之说是“日本人”“袭译欧西人之言”,这样就概括了东西方帝国主义者当时对中国的看法。
文章先立起了批驳的靶子,然后马上用一设问句“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引出下面的反驳文字。作者标出姓名作答,以示尊重和负责。重叠“是何言”,语气强烈,更足以表达愤激不平的情绪。段末一语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是从正面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的最后,赞颂少年中国不断发展与天长存的壮美远景,讴歌中国少年永远向前的精神。“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而“中国少年”则“与国无疆”,表现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连结在一起的。
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歌颂为创建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赞美有着无限壮丽前景的少年中国。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