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双耳失聪的故事_贝多芬的失聪激励故事
贝多芬双耳失聪后,创作的曲子有《第七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第三钢琴协奏曲》《第六交响曲》《c小调第五交响曲》等。
《第七交响曲》
《第七交响曲》(A大调第七交响曲)是贝多芬于1812年创作的四乐章交响曲。,全曲欢快、明亮、积极,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被瓦格纳誉为“舞蹈的神化”(The Apotheosis of Dance)。
贝多芬于1796年失聪,所以大多数作品都为失聪后完成,有:钢琴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暴风雨奏鸣曲,告别奏鸣曲,热情奏鸣曲,E小调奏鸣曲,降B大调奏鸣曲交响曲:所有的九部交响曲都在失聪后完成宗教音乐:D调弥撒协奏曲:G大调钢琴协奏曲,帝皇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失聪的时间是在他30岁左右,他开始感受到一些听力问题,逐渐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他完全失聪。约在1801年左右,他开始在日记中记录关于他耳朵问题的症状。直到1818年,贝多芬已经完全失聪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事情。然而,即使失去了听觉,贝多芬仍然在他的音乐中表达了他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依然在今天被广泛演奏,证明了音乐的能力可以超越听觉障碍。
贝多芬26岁时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45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个缓慢的时间长达19年。
贝多芬是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
贝多芬在1797年听力开始出现问题,1819年完全失聪。
1800年1月29日贝多芬在写给明友Wegeler医生的信中最早提到了他的耳聋。贝多芬发现近2年来听力逐渐变坏,自认为是他1797患斑珍住寒所致。1802年,到海利根施塔特度夏,听力下降严重,至1819年完全失聪。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