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老百姓疾苦的古诗_表达老百姓之苦的诗句
一、《诗经·硕鼠》
《诗经》中的《硕鼠》篇,是最早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诗歌之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我记得在学校里这首诗似乎要通篇背诵的,不过现在老街只能背过前几句了。“硕鼠”这个词一直在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中都学习过。这是下层百姓对于奴隶主剥削阶级发出的怒号,我们养育了你们,你们却从来不知道感恩,不如从此以后咱们分道扬镳。《诗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
1、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诗句是: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
2、说明看得高,忘得远的诗句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鹤雀楼》
3、用夸张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我的卷子上我是这样做的。
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
原文是:初入红尘不知人间疾苦,蓦然回首已是苦中之人。
这杯中酒三分,这酒中悲七分。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愿这世间爱恨情仇尽溶于酒,将这风尘作酒一饮消愁!
注释
红尘: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人间俗世之意;
二指这个世间,纷纷攘攘的世俗生活;三指闹市的飞尘,形容繁华,也指热闹的地方;四指人世间;五指俗世;
红尘在古代时的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
人间疾苦:佛教里面讲的八种人生痛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初入红尘不知人间疾苦”这句话的意思是刚步入社会,涉世未深,不了解世间的各种苦难。人都是在经历中才能成长,只有历经万事,方可成熟。
这首诗是徐若央的枕上诗书。
全诗是这样的:出入红尘,不知人间疾苦。蓦然回首,已是苦中之人。这杯中酒三分,这酒中悲七分。关关难过,关关过;夜夜难熬,夜夜熬。愿这世间所有爱恨情仇皆溶于酒,且将这风尘做酒一饮消愁。真实表现社会的现实。不与小人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