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原唱_歌曲七律长征原唱
七律长征 是毛主席在中央红军胜利翻越岷山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描述了红军不惧艰险,英勇作战的长征路程,讴歌了无所畏惧的革命主义精神。
万里长征,中央红军从苏区出发,北上抗日,辗转江西,湖南,两广,云贵,四川,甘肃陕西,到达陕北。一路上跋山涉水,历经艰难险阻,缺衣少吃,战斗装备极其缺乏,还要面对国民党中央军、湘军、粤军、桂军、滇军、黔军、川军等地方军阀的围追堵截,边行军边作战,有惨烈的湘江战役,机智巧妙的四渡赤水,英勇无敌的飞渡泸定桥,8万多红军从苏区出发,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万人。由此可见,长征一路,是多么的艰难。
长征的艰难,后人难以想象。长征的意义,影响深远。
1、从格律来说——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
七言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成熟于杜甫。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律诗由八句组成,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每首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2、从题材来说——七律长征是一首革命诗
《七律·长征》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完成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全过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中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表现了诗人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汉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